線上平臺監測、線下生活服務、體驗醫療照護……養老床位“搬”回家,老年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專業的養老機構服務。1月31日,記者從杭州市民政局獲悉,近日,《杭州市家庭養老照護床位試點工作方案》出臺,2月1日起將在全市8個區全面推開試點。
作為《杭州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的重要配套政策,此次家庭養老照護床位試點為期兩年,覆蓋范圍擴大到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蕭山、余杭等8個區,主要面向試點區戶籍的年滿60周歲且能力評估達到中、重度失能或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其中,低保、低保邊緣家庭老年人根據本人及其家屬意愿可優先考慮。
從生活照料到精神慰藉,6大類20項標準全市統一
養老照護床位“搬”回家,老人能享受到哪些服務?《方案》明確了生活照料、生活護理、電子信息化、健康管理、醫療護理和康復以及精神慰藉、文化娛樂等6大類20小項基本服務清單,緊急呼叫、活動監測、視頻監控、生命體征監測、智能藥箱等六個方面智能設備清單和基本要求。
同時規定,照護服務應確保每日上門服務不少于1次,每月累計服務時長不少于30小時,每2周醫護人員應至少上門服務1次,以進一步規范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建設與服務管理,真正把機構照護“搬進家門”,讓居家老人更安心。
服務機構應符合相應服務資質,配有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管理和服務功能的信息化系統和專業團隊,可根據老年人照護需求和實際居住條件進行必要的適老化改造,且具備對老年人上門服務功能和開展24小時動態管理和遠程監護服務的能力,同時定期監測老年人身體機能,及時更新健康檔案,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的變化,及時調整服務計劃。
家庭和機構床位可實行互轉,每人每月可享受最高600元的護理補貼
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可根據當地民政部門所公布的試點服務機構名單自主選擇,并向機構提出申請,經第三方評估認定并簽訂服務合同后,享受生活照料、體征監測、康復訓練、呼叫響應等專業家庭照護服務。
《方案》提出,對于年滿60周歲且能力評估達到中、重度失能的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的建床老年人,可依據服務合同并按照實際支付費用的50%給予護理補貼,每人每月最高不超過600元標準。根據老年人及家屬意愿,老年人還可在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和養老機構床位之間實行互轉。
此前,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已在上城和西湖試點。記者了解到,以上城區為例,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基本服務套餐價格為每人每月1800元。
上城區將區級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的使用范圍拓展到家庭養老床位項目,可用于抵扣家庭養老床位的服務費用。家庭養老床位建成后,通過護理補貼和區級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抵扣,老人每月僅需承擔300-800元不等的服務費用,遠低于入住養老機構的服務費用。
經試點地區民政部門驗收合格的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根據適老化改造內容、設施設備的安裝和維護等,按照每張床位3000元的標準給予負責建床的養老服務機構一次性建設補助(每位老人限補助一次),已完成生活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的,按照每張床位2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
【浙江新聞+】杭州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現狀
2019年以來,杭州市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家庭養老照護床位,通過引進專業的服務機構,依托智慧化的信息系統和網格化的延伸服務,實現對建床老年人24小時的動態管理和遠程監護,同時與就近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綠色通道及時應急響應,讓老人在家中也能體驗到便捷而專業的機構照護服務,更有效緩解了中心城區用房資源匱乏“機構床位一床難求”的養老難題,實現養老“不離家”、“更實惠”,居家服務“不打烊”、“更專業”。
截至2020年年底,杭州累計已為上城、西湖等地300余名失能老年人建立家庭養老床位,讓老人健康頤養,讓子女也多了份安心。